《经问》


《经问》

《经问》·十八卷、《经问补》·三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
国朝毛奇龄说经之词,其门人录之成编。皆一问一答,故题曰“经问”。其
后三卷,则其子远宗所补录也。其中如论褚师声子不解袜;论肃容、肃揖、肃拜
三者之分;论妇人不称敛衽;论稽首、顿首之误用;论杜预注丘甲之非;论《仪
礼》出二戴,《礼记》不出二戴;论甘盘不遯於荒野;论姓分为氏,氏分为族;
论以字为氏,不必定用王父;论兄弟不相为后,破汪琬以弟后兄之说;以《史记
·诸侯年表》正《赵世家》记屠岸贾之讹;谓卫宣公无烝夷姜事;谓《孟子》记
齐楚伐宋时,宋犹未灭滕;谓《春秋》桓公多阙文;论公行子有子之丧;论微子、
微仲;论郑康成误注剿说为雷同;论孔子非摄相;论孔子适周非昭公二十四年;
论畏厌溺;论鲁鼓、薛鼓非无词;论媒氏禁迁葬嫁殇;论子文三仕三已;论束牲
载书:皆证佐分明,可称精核。至其中所排斥者,如钱丙、蔡氏之类,多隐其名,
而指名而攻者,惟顾炎武、阎若璩、胡渭三人。以三人皆博学重望,足以攻击,
而馀子则不足齿录。其傲睨可云已甚。李塨《序目》称“仁和汪祭酒尝答人书,
谓西河论经,终不见有绌理。似乎郑康成、杜预、孔颖达、贾公彦辈皆有赢有绌,
而西河随问随答,无不是焉。其推挹甚至。”而其以辨才求胜,务取给一时,不
肯平心以度理,亦於是见之。可谓皮里阳秋矣。然以马、郑之淹通,济以苏、张
之口舌,实足使老师宿儒变色失步,固不可谓非豪杰之士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