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乾坤凿度》


《乾坤凿度》

《乾坤凿度》·二卷(永乐大典本)
按《乾坤凿度》,《隋、唐志》、《崇文总目》皆未著录。至宋元祐间始出。
《绍兴续书目》有《仓颉注凿度》二卷,后以郑氏所注《乾凿度》有别本单行,
故亦称此本为《巛凿度》。程龙谓“隋焚谶纬,无复全书,今行於世惟《乾坤二
凿度》”者是也。其书分上、下二篇。上篇论四门四正,取象取物,以至卦爻蓍
策之数。下篇谓坤有十性,而推及於荡配、陵配。又杂引《万形经》、《地形经》、
《制灵经》、《蓍成经》、《含灵孕》诸纬文,词多聱牙不易晓。故晁公武疑为
宋人依托,胡应麟亦以为《元包》、《洞极》之流。而胡一桂则谓汉去古未远,
尚有祖述,有裨《易》教。评骘纷然,真伪莫辨。伏读御制《题乾坤凿度诗》,
定作者后於庄子,而举《应帝王篇》所云“儵忽、混沌”,分配乾坤太始,以推
求凿字所以命名之义。援据审核,折衷至当。臣等因考《列子》、《白虎通》、
《博雅》诸书,皆以太易、太初、太始、太素为气、形、质之始,与《凿度》所
言相合。独《庄子》於外篇《天地》略及“泰初有无”之语,而其他名目,概未
之见。则儵忽、混沌,实即南华氏之变文,作《凿度》者复本其义而缘饰之耳。
仰蒙圣明剖示,精确不刊,洵永为是书定论矣。按《七经》纬皆佚於唐,存者独
《易》。逮宋末而尽失其传。今《永乐大典》所载,《易》纬具存,多宋以后诸
儒所未见,而此书实为其一。谨校定讹阙,釐勘审正,冠诸《易》纬之首,而恭
疏其大旨於简端。